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信息详情
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活动魅力绽放
[发布时间:2020年6月27日]

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活动魅力绽放

                    昆山市红峰幼儿园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大多数幼儿园把研讨的重心都放在了各类游戏的组织和开展上,对集体活动的研讨不太敢触碰了,感觉谈集体活动的组织似乎与课程游戏化背道而驰。大家为了体现融合性,蛮多是从集体组织形式出发,加强了游戏环节,感觉是纯粹为了游戏化而游戏。那么,集体活动还有价值吗?什么样的集体活动是有效的呢?我们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有效的集体活动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集体活动中怎样尊重儿童的天性,体现游戏精神,促进幼儿发展。以集体活动《春天的声音》为例,我们小中大三个阶段分别围绕《课程游戏化理念下集体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了研讨活动。

 

                 小   班

老师首先引用了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讲座内容︰课程游戏化不是要把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变成游戏,也不是要抛弃已有的课程,重建一套课程,而是要把游戏精神渗透在各个环节中。这其中包括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等。由此我们一致认为集体活动还是有其价值的。

    关键是我们在实施集体活动的时候,什么样的集体活动是有效的呢?我们该如何在集体活动中落实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呢?刘老师提出︰“有效的集体活动应注重与游戏的巧妙融合。教师应注重在游戏的设计上先制定目标,再设计教学过程,并牢记在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和自我的创新。因此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意愿的集体活动是有效的。郁老师也说到︰“集体活动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因此,会充分整合各种游戏化资源,使课程和游戏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们的集体活动应该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这个过程充满游戏精神才是有效的。当然,集体活动有技能技巧、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目标,而游戏的特点是无显性目标。我们要做到“目标”装在教师心中,“游戏”摆在孩子面前。

着眼于美术活动,以《春天的声音》为例,我们小班阶段探讨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美术活动是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的教学课程之一,通过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在充分的想象和创造中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美术活动之所以会受到幼儿的欢迎,是因为其中有游戏的因素,而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美术活动中的游戏元素,将游戏与美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1.选材哪里来?

说到春天,有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们最近的活动,因为班级群里有爸爸妈妈发的孩子们赏花的照片,阳台上的花、小区里的花……孩子们沉浸在发现春的喜悦之中,于是提议我们可以生成一个《花儿朵朵开》的美术活动,让孩子们来印画春天美丽的花朵。在讨论中,我们达成了一致︰美术活动是通过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再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的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在生活中、游戏中生成的集体教学活动能真正体现“跟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特点。虽然孩子们不在身边,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QQ群等途径去了解我们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以及其中的教育价值,确立相应的发展性目标,让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2.环节怎样游戏化?

其实,活动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课程游戏化的目标也应是如此,因此,我们不仅只是有游戏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把握游戏的精神,抓住幼儿爱玩的特点,将游戏精神融入美术活动中。

·身临其境感受美

顾老师提出︰美术和游戏的结合,旨在运用不同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活动,使幼儿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相应的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体现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形式上是不是可以情景化一点。以春天到了,勤劳的小熊在花园里种了很多的花,现在花园里的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请小朋友上车了,我们去小熊的花园咯!以此来展开活动情节,引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同时,小汪老师提出既然是情景创设,可以将美丽的花园这一情景贯穿连接上下活动,这样会更加具有趣味性。俞老师也提出︰导入部分生动富有情境,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应当提前准备好材料,而非单纯的图片,这样孩子们可以在真正的情境性的游览中去观察,帮助幼儿获得更多关于花朵的认知和经验,获得全面性的发展。

最终我们决定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带着幼儿来到小熊的花园,让美丽的景象映入孩子的眼帘:生机勃勃的小草、万紫千红的花朵、高大挺拔的柳树。让幼儿走进大自然,置身于春天。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看海棠花缤纷飘落,伸手抓一片花瓣,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情节中,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美。

·趣味游戏发现美

 有了有趣的情节,那我们就想到活动的材料和工具,有老师提议可以用报纸做为绘画工具,用纸团印画花朵,体验玩色的乐趣。捏报纸孩子们是有经验而且喜欢的,用报纸来印花就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好玩有趣,孩子们可以印出大大小小各种花儿。大家觉得主意不错。俞老师还建议在尝试印画的时候,可以创编儿歌,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操作,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让孩子不只觉得在绘画,更是在快乐的游戏。还有老师建议将操作和展示融为一体,为孩子们提供一块大的操作板,鼓励孩子们创作,合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园。这样的游戏情境会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参与,创作的更加自由。

·多姿多彩创造美

那既然是《春天的声音》主题,有老师觉得最后可以提供一些剪好的蜜蜂、蝴蝶、小鸟的压花图片,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放上这些小动物,让画面变得更丰富有趣,引发孩子持续操作的热情。大家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可以增加情境感,体现游戏的趣味性!郁老师进一步提出让孩子感受到绘画之美最后还可以延伸到区域活动,再次激发幼儿的创作积极性。还有老师提出,除了报纸球,在区域里还可以提供其他材料,比如刷子、玩具,引导幼儿用更多的材料来印画花朵,发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的创作多姿多彩。

3.活动中是否需要老师示范?

在讨论中,有老师提出了疑问︰对于美术技能的学习,如果单单老师教,幼儿照着学,肯定不符合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这个环节可以怎么进行?这个疑问也是一个长期存在议论的问题,示范多了,束缚孩子的思维想象,没有示范,又不能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美术技能技巧。那我们要怎么巧妙的引导幼儿习得技能呢?小俞老师提出︰讨论制作的过程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因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我们要变老师教为幼儿自己创作,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会各有特色。可以多向幼儿提问,你想怎么做?来倾听幼儿的想法。

小汪老师想到了步骤图,郁老师觉得可以以小视频展现,不一定是一幅幅完成的出示,可以插入视频中再现引导幼儿自由创作。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步骤图还是视频,让孩子自己发现制作的方法更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在倾听幼儿的想法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给同伴做示范,更容易接受,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的想法,鼓励他们的探索。

 

中    班

首先什么是游戏精神呢?虞永平教授说过,游戏精神就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我们认为,当我们把游戏精神融进了集体教学活动,就可以让孩子更多地用感官去探究、体验,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去交往和表现,可以很好地体现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接下来我们就以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为例从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组织以及活动方式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一、活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的学习特点,它要求集体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本班多数幼儿的原有经验、学习和发展水平。只有如此,我们的集体活动才可能符合多数孩子的发展意愿,才可能让孩子自愿去参加,有了“自愿、自由”,才可能“自主、愉悦”。如,“春天的声音”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由于老师了解到本班孩子对春天已经熟悉,加上老师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寻找春天里你听到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经验,由此设计出的中班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就比较适宜。

二、活动目标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每次活动中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活动目标。这是影响、评估活动效果的关键,也是集体活动体现游戏精神的重要环节。集体活动目标要从幼儿出发,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以此为基础,结合本班孩子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关注孩子已有经验,掌握孩子学习风格,明确本领域活动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同时,教师应明确活动目标的发展性原则,即将活动的外在要求尽可能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将活动目标“隐藏”起来。如,中班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活动目标:借助绘本,在听听、看看、猜猜、玩玩中学习象声词;尝试运用象声词模仿春天里的声音,能够大胆感受与表达。这样的目标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从儿童出发,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天性的立场,同时,这也是“自主”游戏精神的体现。

三、活动准备

游戏化的幼儿集体活动有利于为幼儿提供发展成长的有效空间,让他们能够有兴趣参与活动,积极挑战,从而得到技能技巧以及创造性的锻炼与提升。因此,在集体活动的准备方面,我们应该更加多元化,体现双重性。也就是说,除了物质方面的准备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知识经验准备,这样才能让集体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体现活动的自主化、游戏化。如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物质准备:图画书《春天》,经验准备:活动前有欣赏春天图画、以及能体现春天特色基调的音乐的知识经验。物质材料可以让活动更加丰富生动,适当的知识经验准备让孩子在活动中更自主、更尽兴。

四、活动过程

课程实施的途径很多,课程游戏化下的集体活动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活动过程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发现,理解、创造,从而达到游戏化活动过程的特点。从上述《春天的声音》为例,整个活动过程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依序是“游戏—猜声音”(通过游戏的方式把孩子带入倾听意境)——“倾听、感受、理解”(幼儿通过自主倾听、想象,从而通过想象创编,充分体现自主、创造)——‘传话’游戏(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倾听的重要)——延伸:寻找春天的声音(从课程走进生活,接近大自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从无到有的过程,看得出创编部分对中班幼儿具有挑战性,趣味性,使语言活动“活”了起来,课程游戏化精神能在本次语言活动中有效得体现。

五、活动组织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互动,包括同伴、游戏材料、环境与教师,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四大互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选择及教学领域,教师可以设计合适、恰当的活动环节,使活动的形式更加具有合作性、体现集体活动的价值。但我们一致认为,具体如何运用,还得根据实际情况,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和尊重,还在于教师日常对每个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更在于教师对游戏精神的理解和专业化水准。比如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刚开始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边带紧张的表情边说:“轰隆隆”的声音,再与孩子互动,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声音。接着老师又放了一段大风的声音、大雨的声音等等,让孩子们在各种音效中,调动孩子的听觉感官,让孩子感受到春雨前各种事物发出的声音,从而将孩子们带进了大自然。在这些轻松、有趣的互动中,“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得到了发挥。

六、活动方式

在集体活动中活动的方式也可以体现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在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的关键就是给予幼儿自主和创造的机会。游戏的形式依旧可以贯穿于集体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活动流程与方式,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可以是谈话、讨论的言论自由,自主选择材料、同伴等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幼儿在自由表达得同时积极交流、探索、发现、创造。仍以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为例,以游戏“猜猜谁发出了声音”导入,融游戏于活动中,一下将幼儿带入到倾听的意境,贴合主题并极富趣味。接下来的环节以情境贯穿,结合音效教师进行有层次性、启迪性的引导和提问,幼儿在积极感受、细心倾听的过程中自由想象、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明了春天来临的声音,在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了新经验。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将零碎的新经验整合并进行提升——自由创编,如呼啦呼啦,风儿,是你吗?既要用象声词摹拟,又要把这句话诗化,对中班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教师注重鼓励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与表达,这样轻松的氛围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发现、创作。最后仍以游戏“传话”收尾,自始至终都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精神的体现,也是有效的集体活动。 

通过大家的积极研讨,我们中班教研组一致认为,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保证集体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积极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不断创新思维和勇于实践,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才能更多体现“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进而才能保证孩子在快乐的集体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大    班

在研讨的过程中,老师们认为:集体学习绝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性学习,而是突显集体互动学习的态势。集体活动是一种更简捷明确、系统有序、经济有 效地作用于幼儿的教学方式,能让更多的幼儿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发展。集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较快的实现教学、教育任务、节省教师的力量。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在与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交流、质疑中深入思考,促进认知、形成思想。可见,集体学习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的凝聚中国智慧的学习方式,更是中国育人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

在集体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儿童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中,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的一系列学习,包括问题思考与回应,表达与交流,操作和体验等,为儿童营造了一个以主题为核心的学习场域,每个儿童在这样的场域中能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融入学习活动开展学习。

我们对于“什么样的集体活动是有效的”这一问题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2)关注幼儿体验,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营造宽松氛围,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

(4)自我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如何有效组织集体活动呢?

首先,学什么?我们认为关涉教育目标的确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1.关于“目标确定”

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点、着力点,也是整个教学得以优化的前提。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制订要杜绝“拼凑式”,追求“兼容式”,目标不仅要体现“三维一体”(即情感与态度、认知与能力、表达与表现的统一),还要进一步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述的准确性。

2.关于“内容选择”

其一,内容选自教材,来自主题背景下。这里所说的教材,并不是说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兴趣特点等,择其优弃其劣。

其二,内容源于生活。我们要从幼儿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了解幼儿现有的能力和发展水平,结合主题目标的要求,将生活中的事件演绎成集体教学内容,并赋予一定的教学价值,使学习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和未来生活都产生关联,实现内容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同时,将游戏、生活和教学融合起来,在一个个游戏中自然的融入语言、艺术、科学、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由枯燥的讲授变为提高幼儿在游戏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其次,怎么学?

纵观当下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不难发现活动设计仍然存在追求活动形式的“有趣”,忽视环节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合理性等问题。而要进一步提高集体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必须优化环节设计,从关注“有趣”到强调“有序”和“科学”。“序”是指在集体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展开应循序渐进,这里的“序”包含两个层次: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幼儿认知的心理顺序。

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着力思考几个问题:如何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怎样帮助幼儿理解自主学习?怎样激发幼儿迁移经验,引发其后续学习的愿望?

下面,以主题活动“春天的声音”为例,我们选取了科学活动《找春天》,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了激发老师们的参与教研活动的情趣,我们采用围绕话题、自由言论的方式引入活动,在教研中老师们自主谈论对活动中的目标、准备、重难点、教学过程的看法,从情境导入、活动过程、游戏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大班科学活动《找春天》

(一)目标的修订

活动目标主要有两个:1.能主动寻找、发现春天自然界的变化。2.喜欢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结合《指南》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我们将目标1调整为:能主动寻找、发现春天的特征及变化,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另外还增加了一个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悦。

(二)明确重难点

我们把重难点重点放在观察和记录上,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记录,对知识有个归纳、整理的过程。

(三)活动过程的调整

教材上的活动过程分为三个环节:1.讨论交流春天的变化,教师将幼儿交流的内容记录在大纸上。2.在园内寻找春天。3.记录自己的发现,学习用优美的词句进行描述。

我们认为可以事先请孩子们在家和成人一起制作一份春天的调查表,可以从看、听、闻3个方面出发,便于对活动内容有个知识经验的储备。活动开始部分,从孩子的兴趣特点出发,可以增加故事导入的环节,引出“春天来了”的话题,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接着请小朋友出示调查表并介绍。随后分小组园内寻找春天,感受和发现春天的特征和变化,回教室后分组合作记录刚才的发现,并互相交流,完成后放在科学区内,区域活动时可翻阅。最后加入延伸环节,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整个活动中,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刺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做到不代替幼儿思考,不控制幼儿行为,又能善于在关键时刻给与支持和帮助。另外通过课前制作调查表,有了知识经验的储备,孩子们课堂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活动中通过户外观察、小组讨论和记录,给幼儿提供的开放的空间,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合作的能力。

以上内容是我们红峰幼儿园三个阶段在研讨过程中的一个概括和总结。由于集体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全体儿童共同学习相同的内容。老师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包括性格差异、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特点等因素通过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给与不同程度和策略的支持,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可以说集体活动中每名儿童都是在集体场域中的个性化学习者。所以,我们认为集体活动不应该退出教学舞台,但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对以往的集体活动的认识,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快乐、自主、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