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信息详情
《家园共育下亲子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汇报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1日]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

《家园共育下亲子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汇报

昆山市红峰幼儿园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近年来,经过各地不断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

1)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一些幼儿家庭教育表现为明显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

2)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幼儿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溺爱式与专制式。

3)缺乏健康的家庭教养环境。幼儿家庭教养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前者指家庭生活的环境、幼儿游戏环境、全家一起活动施行的条件;后者主要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可操作性强。家庭教养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持久影响的主要指后者。

2.幼儿园教育面临的尴尬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园合作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把家园合作这块内容放到了重要位置。然后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教育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1)幼儿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家长只做配合工作。家长认为幼儿上幼儿园,教育问题大部分是幼儿园的任务,跟自己关系不大,在幼儿园的工作我只做配合工作,甚至有些家长把配合工作忽略了,也不主动跟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

2)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时代在进步,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在更新,但幼儿园内大部分孩子由老一辈的也要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教师无法很好地跟老一辈的人取得更好的沟通,思想观念存在太大差距。也有部分家长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于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有时候会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3)有些幼儿园对家长工作与家园合作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尚未树立大教育观,满足于封闭式的辛勤耕耘,忽视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有些幼儿园光是要求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而很少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对开展家园合作还缺乏经验与必要的技能。许多教师由于各方面原因缺乏理论学习,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家长的咨询不能指导自如,常常显得“无话可说”或“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3.家园共育重要性和迫切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精神,国务院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七部委在2010年联合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5年教育部又单独颁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已经表明政府对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幼儿园规程》第四十八条也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并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接忽视的教育资源。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作为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若能参与孩子的教育,积极与幼儿园合作,让家园教育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就能有利于孩子发挥各种潜能,获得健全人格的发展。有效的家园合作可以切实保障幼儿获得充分而有效的教育和保育,促进其更好地、和谐地、健康地发展。家园合作,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园双方的力量并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让幼儿园教育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需要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已成为一种共识,在当前时期开展家园共育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二)国内关于家园共育研究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要求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和家庭通力合作,统一力量,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美国《高质量幼儿教育机构评价标准》中家园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在日本,家园共育早已列为幼教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的幼教界也已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有诸多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积极进行家园共育的探索,如《瑞吉欧教育对家园共育的启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指南背景下的家园共育》等等,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家园合作教育中家长仍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二是家园共育沟通方式还停留在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传统方式上。因此如何立足常规,寻求突破,让单一、传统的沟通方式变得多样化,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如何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做伴随孩子幸福成长的智慧型家长。这是我们当下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三)我园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优势

我们红峰幼儿园是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幼儿园亲子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在此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赢得幼儿园、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是家长的迫切需要”,而幼儿园的发展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得到家长的协调配合,为此,我们在立足传统家长工作方式的基础上,拓展了家园互动的平台,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共育效果。如:亲子阅读节、妈妈故事团、家长开放日、亲子小制作、亲子童话剧、亲子运动会等等。这些富有特色的亲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但离家园共育课程的构建还有一定距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尚处于浅层次,在昆山教育进入到“以学有优教、善教乐学为特色”的发展新阶段,我们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打造优质的家庭教育,打造优质的昆山幼儿教育,家园亲子课程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为此我们借鉴前人研究的理论及本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的研究基础,提出本课题《家园共育下亲子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下目标:

1)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做伴随孩子幸福成长的智慧型家长。

2)在家长、亲情的陪伴下,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和谐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3)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适合家园游戏的亲子课程,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深度融合。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幼儿园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国内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成果显著,已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都提出了要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但是目前为主,国内家园共育下的亲子教育研究,几乎都还处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开发与研究家园共育下的亲子课程,来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革新教育观念、提升家园共育效能。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以下四种思想理论为指导,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一是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它是整个儿童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儿童幸福的目的观,以健全人格为根本的内容观,父母要研究儿童特点、重视环境教育和坚持理性爱儿童的方法观,它为我国现代亲子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二是亲子教育培养理论。神经语言程式学高级执行师、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尚致胜提出的成功孩子的八项技能理论包括:1.自信心的建立2.人生价值观与正确信念的建立 3.情商(EQ)与自我沟通能力 4.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 6.目标设定与达成能力 7.潜能开发与学习意识培养 8.毅力、耐心与行动力。以及为人父母者得四项能力包括:1.如何正确的与孩子沟通2. 如何导正孩子的偏差行为3.如何奖励与赞美孩子4.如何批评与处罚孩子。

三是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最美好的愿望。园本课程以幼儿生活为蓝本,以情感和情绪为突破口,以幼儿身心建康发展为目标,以幼儿主动参与为前提,溶全面发展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四是新纲要与现代教育理论。新《纲要》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点,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为园本课程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深入思考和挖掘纲要精神,是保证园本课程研究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其理论核心与纲要精神是统一的,对于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概念界定

1.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即家长与教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进行的教育工作,我们认识家园共育包括三方面内容:育孩子、育教师、育家长。

2.亲子课程:关于幼儿园的课程概念有许多,现在比较认同的说法: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据此我们将亲子课程界定为:“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和实施的亲子活动,是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活动的各种家园活动的总和。”

3.家园共育下亲子课程:以家园共育为核心点,以亲子阅读、亲子探究、亲子民间游戏为主要内容;以“幼儿园一日生活”与“幼儿家庭生活”为实施途径;以家园合作的方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开发设计的教师、家长、幼儿能互动游戏的各种家园活动的总和。

家园共育下亲子课程不是单一的亲子课堂教学内容,而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昆山地方资源、社区和家长资源等,强调的是行为习惯、社会修养、能力素质与情感性格的培养,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与互动

四、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总目标:通过家园共育下亲子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丰富家园联系的方式和内容,拓展家园互动的平台,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的、适合家园游戏的亲子课程,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深度融合。

1.幼儿在亲子课程实施中体验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进而促进身心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

2.家长在亲子课程开发中,了解亲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会运用适宜的方法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3.教师在亲子课程的建构中,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与策略,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二)研究对象:

红峰幼儿园3-6岁幼儿及家长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围绕研究目标,分成三个子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

1. 《家园共育下亲子探究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开展家园亲子小问号、亲子小实验、亲子小制作活动的征集和设计,引领孩子在亲子探究中获得知识,形成亲子探究课程。

2. 《家园共育下亲子阅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开展亲子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爱”为主线,选择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读物,沿着爱自己、爱父母到爱老师、爱伙伴再到爱家乡和祖国的线索开展家园亲子共读活动,形成亲子阅读课程。

3. 《家园共育下亲子民间游戏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利用家长资源,整合昆山地方特色,开展亲子民间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具有传统特色、昆山特色的民间元素、民间游戏采用改编、设计的方式引入家庭和幼儿园,形成亲子游戏课程,在家庭、幼儿园中开展亲子互动游戏。

(四)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周密、严谨和科学性。

1.行动研究法。

根据婴幼儿发展和生理及心理特点,设计亲子教育的活动方案,用以指导婴幼儿教育,同时又依据活动方案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完善方案,调整研究手段。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鉴别、整理研究国内外涉及“家园共育”“亲子课程”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研究形成对本课程内容客观科学的认识,了解前人已取得的相关成果及研究现状。在整理、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涉及课题方案,确定俺就目标和内容,归纳提炼出与我园课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3.经验总结法。

通过不同的形式,教育策略,来研究亲子课程的内容选择、设置,对亲子教育的实际影响,以及在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

4.个案分析法。

对幼儿个体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观察分析研究,并进行总结评价,提出相应的家园同步教育策略。

五、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一)完善网络组织管理,健全教育职责机制。

1.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的实施。首先我们将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形成以园长为龙头——业务园长主管——教科主任负责——教科组长带头——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机制。其次进一步细化总课题,分解为二级、三级子课题,抓好各级子课题的计划和实施,注重反馈、交流和总结,在分层研究和实施中寻求突破。

2.建立自上而下的家园合作网络。幼儿园成立园、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发挥各级家委会的组织和桥梁作用。整合家长资源,组织成立三个亲子社团:家长讲学团、家长才艺团、家长义工团,引导家长参与到亲子课程的建设中。

(二)拓展亲子教育互动合作平台,形成大教育环境。

1.在传统家园互动、亲子互动的基础上,在“十二五”课题研究的经验上,拓展家园互动的平台。首先围绕“共育、共读、共乐”主题设立两个家园亲子互动节,上半年为亲子阅读节,下半年为感恩亲子节,并以此来丰富亲子课程内容和形式。其次完善“建设新父母学校”的行动,对家长进行培训,传播先进的家教观念和科学的家教方法。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主动的教育行为,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包括定期举办的家园委员会会议;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作讲座;举办面向教师和所有家长的培训活动,举办亲子交流、对话、娱乐等活动,出版相关的家园报刊,向父母推荐家教类书报刊;组织读书会、征文评比、演讲比赛、座谈会、联欢会等活动;举办评选先进教师,优秀家长等活动。

2.建构网络互动的交流平台。开通班级QQ群、微信群,沟通家园信息,开展每月话题等家园互动活动。丰富幼儿园网站内容,设立“家园联系栏”、 “亲子教育网上论坛”、“家长网上沙龙”、“宝宝成长”等栏目,持续动态地展示幼儿园、班级的各项工作活动状况和科学育儿、家教指导的信息,促进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精心实施亲子课程,为幼儿健康成长护航。

1.落实亲子课程实施的途径。将亲子课程渗透在班级自主性区域游戏及日常教学活动中;将亲子课程融于节日活动之中;根据昆山独有的地方特色开发设计亲子互动课程;利用周边资源拓展亲子教育天地。

2.构建“三方互动”亲子游戏模式。这种“三方互动”亲子游戏模式表现为教师传递给家长,家长传递给孩子,孩子反馈给家长和教师。家长在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中,能静下心来和孩子聊一聊、演一演、玩一玩,走近孩子,感受亲情,同时也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这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立体的,丰富的,而实现这种发展也是我们开展亲子课程研究的根本目的。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会加强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及时将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做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迁移,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是随时可见的,不需要家长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教师主动地针对自己所组织的亲子活动进行反思,深刻研讨如何组织针对不同年龄班、不同孩子的活动方案,如何突出课程的顺序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如何体现和构建“三方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建立亲子课程案例集和信息库做好准备。

六、实践研究的成果

(一)明晰亲子课程架构的具体目标

为保证亲子课程高效、有序、科学、优化的实施,我们形成了一个“全园参与,强调过程,重在反思”的研究氛围,进一步明晰了亲子课程的具体目标。

1.通过对幼儿园亲子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让家长获得更科学的育儿经验与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2.通过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亲子课程的实施,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幼儿的学习、游戏需求得到满足,感受童年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

3.培养具有亲子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教科研能力。

4.以“牵手伴成长、快乐伴童年”为教育理念,围绕家园共育,立足亲子阅读、亲子民间游戏、亲子探究三个方面,开发一套适合本地区、本园的亲子课程。

(二)确立亲子课程架构的具体内容

我园亲子课程围绕研究目标,具体从亲子阅读、亲子民间游戏、亲子探究三大方面进行。小、中、大各年龄阶段的亲子课程虽然都是围绕这三方面开展设计,但每个年龄段班级的老师在课程内容选择设计的时候又各有侧重的方面。

亲子阅读课程:小班侧重选择“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系列绘本,提升小班幼儿爱身边人的情感体验;中班侧重选择“爱朋友、爱家乡”等系列图书,让幼儿能随着阅读的步伐产生相应的情绪,体会绘本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大班侧重选择“爱祖国”等系列绘本,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绘本中领悟相关的道理和意义。

亲子探究课程:小班从身边取材,选择有趣的适合小班幼儿的亲子探究活动,侧重于自然科学类内容,将亲子科探教育与游戏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家长多重参与,在亲自探究课程中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中班选择中班幼儿兴趣需要和能力水平发展的探究活动并形成亲子探究课程,侧重于小实验类内容,通过各在各区域和家中投放探究的材料,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在观察中增进亲子交流得到发展,增强幼儿探索能力;大班从幼儿兴趣和生活环境出发,收集适合大班年龄段的探究活动,侧重于科学小制作类内容,并引导家长正确有效的指导幼儿操作,并通过家园共育整理研究形成大班年龄段的亲子探究活动。

亲子民间游戏课程:小班收集带有相对简单,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的民间游戏,与家长有简单的互动行为,可以侧重于音乐类;中班收集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家长与小朋友之间配合游戏,可以侧重于体育类。大班寻找有一定层次和难度的益智游戏内容,请小朋友和家长共同改编,设计简单的游戏道具,注重游戏的合作与互动性。

(三)丰富亲子课程的实施形式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丰富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共构幼儿园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更有价值。我们的做法有:

家长参与环境创设:开展活动,环境先行。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参与我们的环境创设,与孩子共同收集图片、照片、查找资料等,这样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孩子在活动前能未雨先缪,获得相关经验。

家长走进课堂活动:我们会根据家长的爱好特长开展一些活动,邀请这些家长到幼儿园做老师,不仅能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家长的育儿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加强了家园协同教育。

家长开展经验交流:我们不仅让家长听取专家的建议意见,让家长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方法和育儿经验,还会根据家长的需求开展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让我们的家长互相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给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分享科学的育儿方法,学习恰当的家教指导策略,家园也能彼此沟通,相互借鉴,共同履行教育责任。

这些合作共构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人翁意识得以唤发,真正转变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四)拓宽亲子课程的实施途径

1.设立亲子互动节

围绕“共育、共读、共乐”主题设立两个家园亲子互动节,上半年为亲子阅读节,下半年为感恩亲子节,并以此来丰富亲子课程内容和形式。

“家园阅读节”,我们开辟了家园阅读共享空间,开展了亲子书房展,亲子童话剧表演、亲子朗诵会等亲子共读活动;进行了家园好书推荐、家园图书漂流和亲子连环画的创作;组织了书香家庭和书香宝宝的评选,丰富的家园共读活动,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热情,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家园共润书香。

“感恩亲子节”,我们开展了亲子总动员活动。美食总动员,家长是美食指导师,和孩子一起制作面点、制作水果造型;才艺总动员,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时装秀、亲子表演秀;休闲总动员,家长组团带着孩子户外野趣、摄影留影,寻找生活中美和感受生活中亲情;亲子小故事,一张亲子照片加一个亲子故事,家长和孩子一起讲一个亲子间的感恩故事。亲子小制作,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工艺品,陈列于幼儿园的走廊、区角,营造家园共育的氛围;亲子运动会和亲子游园会,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和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2.渗透日常教学活动

一是将“亲子阅读”、“亲子民间游戏”、“亲子探究”亲子课程渗透在班级区域游戏及日常教学活动中。二是将亲子课程融于节日活动之中。结合“三八节”、“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社亲子共育活动。三是根据昆山独有的地方特色,如唱腔婉约的昆曲、热热闹闹的琼花节、香气四溢的青团、大闸蟹等文化物质资源,开发设计亲子互动课程。四是利用附近社区、单位资源,设立亲子教育基地,为我园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亲子教育天地。

3.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网络资源的运用对家园共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半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变多了,那么如何指导家长提高亲子陪伴质量、家庭教育质量呢?我园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结合亲子课程先后发布了五期“缤纷红幼”,八期“红幼有声”,九期“红幼亲子课程分享”,十期“红幼百宝箱”等内容。5月份开学复课后,校园按规定实行封闭管理,那该如何继续开展各种亲子活动呢?我们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互动平台,开展书房改造云分享、“好书推荐”直播间、亲子阅读微信打卡等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活动开展情况。在这些特殊的时光里,我们换了一种方式与孩子们、家长们在一起,让我们彼此感受到陪伴一直在,从未缺席。

4.收集亲子游戏案例

家庭与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生活世界,需要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实现家园共育,强化教育力量。因此我们要求家长不再仅停留在对孩子生活的关注,而是引导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如:亲子阅读课程,请家长从绘本中寻找爱的线索,和孩子一起感受绘本的魅力,培养孩子爱自己;爱父母、家人;爱老师、伙伴;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又如:亲子游戏课程,引导家长一起收集亲子民间游戏,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再如:亲子探究课程,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小实验、亲子小制作,在亲子探究中获得知识。

5.开发家园合作案例

立足于家园活动的丰富多元,促进家园沟通与合作方面,我园已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从园级——阶段——班级,三个维度设计开发了家园合作案例。如园级的阅读节家园合作案例、感恩节家园合作案例;阶段的亲子小制作家园合作案例、亲子跳蚤市场家园合作案例;班级的水果乐翻天家园合作案例、体能爸爸家园合作案例等等。家园合作案例是我园亲子课程的延伸版,通过家园合作活动的开展,引导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拓宽家园沟通、交流的平台。

七、研究后的思考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虽然对这个课题作了一些可谓是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更有效地将亲子课程的选择和开展和本土文化相结合。

2.如何更科学地将实践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3.如何更广泛地对课题进行后续研究与经验推广。

(二)下阶段研究计划

1.继续利用社区、家长资源挖掘亲子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积累亲子游戏案例和家园合作案例。

2.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亲子课程目标的梳理、亲子课程内容的呈现、亲子课程活动的操作与指导方法、亲子课程实施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3.围绕课题,多做些调查研究,争取多出一些有质量的论文和个案,形成家园亲子教育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