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信息详情
有一种咳,叫做“百日咳”
[发布时间:2024年4月30日]

流感、支原体感染刚刚缓过来,又有一种咳,咳得小孩撕心裂肺,咳得荡气回肠,咳得急红眼,这个咳嗽,叫做百日咳。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已有13人死亡,发病率是去年同期的23倍。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痉咳,每次咳嗽结束时,患儿会长时间的吸气,伴有尖锐的类似鸡鸣样的声音,病程可持续2~3月甚至百日之久,故而得名。

2.百日咳病原学的特点?

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3.百日咳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

百日咳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在大龄儿童和成人中普遍存在,是婴幼儿感染百日咳的重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由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且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长时间共用呼吸空间传播,卡他期的传播风险最大,无症状感染可能促进了家庭接触者之间的传播,所以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且一生可多次感染,2岁以下易感性强,6个月以下未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的婴儿发病率高。

4.百日咳的临床表现?

百日咳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症状也有不同。

第一阶段(卡他期)

症状包括: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不同的是,百日咳的咳嗽逐渐加重,而不是逐渐减轻,且卡他症状持续表现为水样鼻分泌物,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第二阶段(痉咳期)

症状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睡眠期间更为突出,咳嗽后出现呕吐、面部或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出血,重者颅内出血。持续时间-般为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第三阶段(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5.百日咳的早期识别?

百日咳早期识别和治疗非常关键,尤其对于小婴幼儿,早期识别和治疗可减少疾病的进一步进展。

0-3月龄小婴儿

任何时长的咳嗽(有或无阵发性)、鼻炎(不会转为脓性)、无热/低热三联征“加上以下任意一项,咳嗽末回声、呼吸暂停、咳嗽后呕吐、紫绀、抽搐、肺炎、密切接触长期无热咳嗽的患者(通常是家庭成员)应该考虑百日咳。

4月龄-9岁

发性咳嗽≥7天、鼻炎(不会转为脓性)、无热/低热三联征加上以下任意一项,咳嗽末回声、呼吸暂停、咳嗽后呕吐、紫绀、症状夜间加重、肺炎、密切接触长期.无热咳嗽的患者(通常是家庭成员),应该考虑百日咳。

≥10

非脓性阵发性咳嗽≥2周、鼻炎(不会转为脓性)、无热/低热三联征加上以下任意一项,咳嗽末回声、呼吸暂停、阵发性间期出汗发作、症状夜间加重、咳嗽后呕吐,应该考虑百日咳。
    6.百日咳的治疗?

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鉴于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2月龄的儿童和成人,若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的禁忌证、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或感染耐大环内酯类的菌株,可使用复方磺胺号噁唑。

7.百日咳的预防?

一般预防措施

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做好住院患者所在房间通风,做好房间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暴露后预防

以下人群建议暴露后预防: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婴幼儿、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有明确接触史的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婴幼儿看护者、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在暴露后21天内(尽可能暴露后1~2周内)接受药物预防或者紧急接种疫苗预防(我国尚无6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用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百-破三联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可以持续4~20年,并不能获得终生免疫,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